3月21日,人民日報以《江蘇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,開展針對性、梯次性技能培訓——暢通勞動者職業上升渠道(兩會后探落實)》為題進行報道。其中常熟市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作為“訂單式實訓幫畢業生快學技能”優秀案例進行了報道。
訂單式實訓幫畢業生快學技能
“面試通過的那一刻,我激動極了。”今年22歲的陳國斌是一名應屆高校畢業生,3月份已基本確定就業單位——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。
這是一家國內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,屬于蘇州市重點打造的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集群。小伙子坦言,去年秋招時始終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,總感覺自己在技能水平上還有所欠缺。今年2月下旬,他經學校推薦,與近50名同學來到常熟市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,參加畢業前的專項技能提升項目。
實訓中心負責人劉振聲告訴記者,近年來,高校畢業生總量不斷增長,但企業“招工難”和畢業生“就業難”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。勞動力供給和市場需求不匹配是制約青年就業的因素之一。2023年,常熟市率先探索“政府引導、社會參與、市場運作”運營模式,成立了省內規模最大的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,為蘇州乃至長三角智能制造、新能源汽車、工業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培訓并提供高質量技能人才。
針對不同生源,實訓從兩周到3個月不等,既有針對1家企業的,也有面向某個行業的。陳國斌報名參加的是匯川機器人項目。
“第一周是機器調試課,把公司生產線搬進實訓基地。第二周是機械手與工業視覺入門課,相當于工作崗位的實際預演。”項目講師劉東介紹,學生在校時已學習機械原理,也掌握了電器設備的操作,但大多數學校設備是教學式的,與企業實操中的工業級設備存在差距。機器調試課幫助學生完成從教學環境到工作環境的切換。機械手與工業視覺入門課,幫助學生從單向操作“進階”到聯合操作,觸摸到工業實操中的前沿技術。
“實訓項目幫助我接觸到更高的平臺、更理想的崗位。”陳國斌目前已轉入匯川公司實習,6月畢業后直接入職,同來的同學也陸續找到了滿意的工作。
近年來,江蘇省人社部門強化培訓就業導向,積極推行“技能培訓+就業服務”深度融合模式。特別是聚焦數字職業、制造產業和平臺經濟,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,實施青年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,大力開展訂單式、定向式、項目制培訓,有效貫通培訓資源與崗位需求,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、有效性,推動高校畢業生快學技能、高質量就業,有效緩解了結構性就業矛盾。